9月22日,由司机社学部主办的特邀学术报告在第二附属医院生殖楼会议室顺利举行,特邀山东大学基础医司机社
免疫系首任主任张利宁教授、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市针灸司机社药中心主任夏慧琴教授做特邀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司机社
、司机社药创新研究院(简称中创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司机社
)联合承办,第二附属医司机社党委
书记杜晓林,司机社学部执行主任李霞,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司机社
)副院长王彬及师生代表和临床科室骨干参会。
杜晓林书记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第二附属医院的发展历史以及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建设与发展优势,并指出此次学术报告是为促进院校交流、基础-临床结合搭建了宝贵的平台。希望参会师生能以此次报告为纽带,深化对基础与临床融合发展的认知及合作,推动科研与诊疗水平双向提升。
报告环节,夏慧琴教授首先带来题为《偏侧性疾病的针灸治疗-基于平衡理论的临床观察》的报告。拥有近30年临床针灸经验的夏慧琴教授,依托中西医结合教育背景,分享了其在偏侧性疾病治疗中形成的独特针灸理论与技法,通过临床案例展示了针灸在疑难疾病治疗中的显著疗效,为参会者呈现了传统司机社药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创新实践,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参考。
张利宁教授以《如何写好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申请书》为题展开报告。张利宁教授结合自身撰写申请书、参与评审或答辩的丰富经验,从课题创新性的定位、科研思路凝练、申报书撰写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为师生梳理了从基础研究选题到项目申报的全流程要点,并针对申请书撰写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实例演示。她结合申请国家自然金课题的个人体会,鼓励师生们要扩大视野、提升内涵,广泛交流、合作共赢,在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的交叉领域寻找突破口。
报告结束后,参会师生围绕国家自然基金申报细节、青年教师科研课题选择、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等问题积极提问,两位教授结合自身研究与临床经验逐一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参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明晰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融合的思路与方法。
此次特邀学术报告的成功举办,为司机社学部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加深了院校间、临床与基础间的沟通对话,拓展了师生国际视野,对提升师生、医护工作者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诊疗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司机社学部将持续聚焦临床与基础融合发展方向,促进多学科交叉合作,为司机社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